下车敬礼、开启执法记录仪、核录身份、勘查现场、制作笔录、上传案件材料……一步步办案流程让浙江温州场桥边防派出所民警谢志勇丝毫马虎不得,这是该所“场桥模式”催生的执法规范效应。浙江场桥边防派出所紧紧围绕“法制边防”、“数字边防”战略部署,创新推出闭环优化“场桥模式”,构建了一套涵盖“接警受案→管理监督→检查反馈→整改落实→学习提高→积分考评”的闭合式执法管理体系。
影响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执法中的小案件、小细节之中,规范“标准式”的执法流程是该所在探索“场桥模式”最初定下的奠基。针对110接处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诸如低效能等问题,该所建立并完善了《执法办案区管理办法》、《派出所领导坐堂值班制度》、《110接处警规定动作》等26项执法制度,借助单兵视频无线传输系统及办案区监控等多个载体,落实着装装备检查、下车敬礼、报备警情位置、开启执法记录仪、核录身份、寻访证人、全程录音录像等17 项规定动作让 110 接处警有了统一的度量衡,随之而来的是执法执勤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大幅提升,通过110报警电话回访,群众对110接处警的满意率由95.1%上升至98.9%。
“我是场桥派出所民警贾汉,本次执法全程录音录像。”现在处理社区居民之间的纠纷,贾汉都熟练地按下一键报备按钮、打开执法记录仪等环节。回到派出所,贾汉又第一时间将询问笔录和调解书拍照后,连同执法记录仪记录的同步视频资料一并上传到了温州公安边防支队自主研发的“闭环优化”执法管理平台。
“以往,这样的警情处置基本上靠民警的个人素质和临场处置能力,有些邻里纠纷都是口头调解,给以后处置埋下隐患。”温州公安边防支队法制科参谋袁迎淼说,现在接处警民警应对各种警情都有了具体的规定动作。不管邻里纠纷,还是各类案件,民警办理环节都能“对号入座”,避免了对民警个人能力的过分依赖和执法过程的随意性。
走进场桥边防派出所,民警陈金长正在看一份案件“成绩单”,上面按分数高低,对民警的办案成绩进行排序。陈金长说,对照这份成绩单,能看出自己这个月办了多少案,还能有针对性地对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成绩单,有如此大能耐?该所所长楼舰军介绍说,这是根据平时民警所办案件的数量质量进行评分,每月公布一次,就形成了这份成绩单。原来,早在2013年,该所就创新实行了“执法办案积分”考核机制,并配套支队积分管理系统平台,通过积分式的形式激励民警“多办案”、“办好案”。
近年来,场桥边防派出所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实现了执法机制实战化、执法流程实作化、执法监督实体化运作,执法规范化建设也推动了该所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据悉,该所分别被公安部、公安部边防局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公安边防部队执法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