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卫星电话、冰雷达、温度链……山西学子潘曜南极科考装备揭秘
  作者:杭州典积  日期:2015/11/18

    11月16日上午9点,窦银科和学生一起清洁实验室,各种仪器清理得一尘不染,他把各种仪器归置到位。窦银科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给记者仔细介绍它们的功能。

    2004年,山西人窦银科首次踏上南极,此后11年间,以太原理工大学窦银科为首的科研团队,多次踏上了南北极。这份荣誉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使命。鲜为人知的是为了完成好每次使命,窦银科和他的弟子在极地科考装备上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此次潘曜参加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本报此前进行过报道,11月7日已从上海出发),所携带的装备可谓11年间这个团队的“精良集成”。“以前,大家关注的是我们极地生活状况,很少注意到我们的装备。可是如果没有这些装备,我们科考的实际价值将大打折扣。”师傅窦银科向本报独家揭秘了潘曜所携带的“秘密武器”,“相比以前我参加极地科考时的装备,现在真是‘鸟枪换炮’。”这些装备也侧证了山西人极地科考的前进之路。

    A 通信用上了卫星电话

    这次潘曜会登上南极最高点——昆仑站,而且要在冰盖安装设备,窦银科说,他自己虽然参加了几次基地科考,但也没有上过冰盖。为了能让设备安装到位,专门为潘曜配备了卫星电话,方便与实验室联系。

    有这样的安排,窦银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之前基地科考中有过教训,因为一些设备安装不到位,数据采集不精确,严重影响了后期的研究。“这次好不容易去了昆仑站,站在了冰盖上,仪器安装好了,不能准确采集数据,那就不仅仅是遗憾了。”窦银科说,每套设备安装至少要3个小时,潘曜将对每套设备进行调试,有了卫星电话,可以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保证工作效率。“这在我以前参加极地科考是不能想象的,第一次参加南极科考,很难与后方联系,打电话必须回到极地,如果仪器有问题,也是事后才知道,不可能返回仪器安置点再进行调试了。”回想起当初,窦银科觉得现在科考条件改善了太多。

    通信上的改变,记者也深有体会,第一次采访在南极的窦银科,记者要去邮局打国际长途,而且是在出发前就得约定好时间;后来,科考站有了网络服务,通过QQ、电子信箱就能完成采访;现在,有了卫星电话,潘曜即使在南极冰盖,也能联系上。

    窦银科介绍,为了节约成本,潘曜携带的卫星电话到了昆仑站才会开通,大概时间在12月初,而且这部卫星电话全部通话时间只有75分钟,所以只能是用于仪器安装情况的汇报。

“冰雷达”

    B “冰雷达”探测冰盖“年轮”

    “一万年前南极气候是怎样的?二氧化碳比现在多还是少?”通俗地讲,这就是潘曜此次南极冰盖之行的重要任务之一。

    揭开这个谜所需要的装备就是FMCW调制式线性调频波制式,俗称“冰雷达”,它能对300米深的冰盖进行内部结构的精细化探测。冰盖的海拔高度、经纬度、气温、风速、风向、光照度等等,冰雷达可以全部收集。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冰盖就像大树一年,留下“年轮”,也可以是各个时段气候留在冰盖内部的“足迹”。“多年积雪之后,因为每个时段的温度、环境等自然气候不同,南极冰盖下形成了不同的时层,通过对这些时层的厚度、硬度等数据分析,能够计算出不同时期的气候情况。”窦银科解释了该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辅助仪器还有雪面粗糙度记录仪,该仪器会被安装在极地车上,记录从中山站到昆仑站一路上的车辆颠簸情况。“这是收集冰盖表面特征数据,因为各个时期雪的硬度不同。”窦银科透漏,该仪器在北极科考时已经投入使用,但是这次对仪器进行了改进,专门安装了摄像头,记录车辆颠簸时的图像,这样可以排除部分环境因素的干扰,得到的数据更准确。

    如果说冰雷达是纵向研究冰盖,那么雪面粗糙度记录仪是横向研究,用窦银科的话说就是,立体化探测冰盖“年轮”。

    C 数据实现了实时传输

    多次极地考察,窦银科团队在南北极安装了几十套科研装备,而这些“宝贝”所获得数据最后是怎么收集的呢?“以前,各种仪器收集的数据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传给我,之后要花很长时间去整理这些数据,最后才能分析数据。”窦银科说,他们为此花费了很大精力,而且数据传输时间滞后,给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潘曜这次南极科考,在数据采集方面对于窦银科团队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实验室西墙上挂着一个大屏幕,与一台计算机连接,窦银科打开电脑,登录一个APP,某冰层的数据形成了图形。“这是之前测试装备时,我们收集的内陆冰川的数据。只要潘曜在南极安装好一台设备,马上就能把收集数据传送到这台电脑上,通过我们自己编制的软件系统分析数据,形成图形。”窦银科说,这样的进步是很不容易的,外人可能很难懂得这项改变的宝贵。

    D 核心装备大多自发研制

    山西人能参加极地科考,这份荣誉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窦银科坦言,媒体报道多侧重于南极生活,可是如果没有这些装备,没有装备的更新换代,他们出行的实际价值将无从谈起。

    潘曜此次携带的核心装备,大多是窦银科带领学生自己研制的。“这些是多次参加极地科考得到最宝贵的财富,也正因为此,很多装备只能由我们自己来设计、制造。”窦银科介绍,很多装备从设计到成功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为了一条温度链,团队用了半年时间进行研究,市场上能买到的只有3米,最后他们自己做出了10米的温度链,而且在其内部安装了一个小型仪器,让温度链的数据采集更加准确。潘曜携带的装备中就用到了这项创新成果。

    参加极地科考,要先申报项目,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价。窦银科团队能够多次参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装备过硬。窦银科认为,装备更新换代也证明了他和弟子们南极科考的实际价值,因为前几次极地科考成功,才让他们得到重视,有了更多的投入,去准备下一次科考,形成了良性循环。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窦银科团队收集的各项数据,还提供给了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用他的话说,术业有专攻,他们只能研究一部分,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要靠别人。而且这些数据属于基础性的,提供给相关研究机构,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他向记者透露,明年北极科考,很有可能也有自己的弟子去参加。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杭州典积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1-89327888
传真:0571-86090977
Q Q1:475050963(林经理)
Q Q2:1140251851(黄经理)
Q Q3:1686872168 (周经理)
Q Q4:26885191 (张经理)
地址: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大街南160号

龙鳞甲二维码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大街南160号 手机:13047605888浙江省公安虚拟网短号:690374 邮政编码:310018
客服信箱:zjbaqc@126.com 客服QQ: 1685332999 1685336999 客服电话:0571-89327888 传真:0571-86090977
copyright © 2012 杭州典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9029283号-1
keywords:警用器材 警用装备 催泪喷射器 警用强光手电 伸缩警棍 防割手套 警戒带 警用钢叉 防爆毯 防暴盾牌 防暴头盔
友情链接: